从“票”中看金矿变迁 -j9九游会老哥交流必备社区


作者:管理员 来源:本站 浏览数:822 发布时间:2019/9/27 10:49:33

 

从“票”中看金矿变迁

     后勤机关   郑建华

晚饭后,有个习惯——散步,走个半来个小时。回到家,在书房的桌子旁坐下,拉开抽屉,一本泛黄的笔记本吸引了我的眼球,翻开几页,上面的一些数据,把我引向了几十年前。
说起“票”字,我们不由得想起钞票,这谁都喜欢,搞建设、过生活都离不开。除了钞票,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,还曾有粮票、布票、烟票、油票、盐票等(图片1),这些是计划经济的产物,都留在了人们(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进矿参加工作的工人)的记忆中,成为美好的回忆!
记得,我是1981年12月到金矿报到的(老工人付肃金到我家政审,现已退休),由于临近春节,报到后就又回家了。1982年2月份,正式回矿上班(当时全矿职工有600人左右),先是培训三个多月,然后分配到井下,第一个工作面是540(108平硐)采场,组长贾顺标(已退休)。工作一个月,领到工资(钞票)40多元,奖金5元(图片2),粮票35斤,还有烟票、布票等(那时,全国还是计划经济时代,按需供应)。我把领到的工资(钞票),第一时间交给了父亲,由父亲统一保管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父亲说,钞票由我自己管理(图片3)。从此,我养成了做笔记的良好习惯。
那时,钞票虽然不多,但还是很经用的,米是0.12元1斤,肉是0.68元1 斤,食堂吃饭,肉一碗0.25元,饭每勺0.03元。平时还经常有福利发,如香菇、水果、海鲜、日用品等(图片4),
只要你能想到的,几乎矿里都有的发,超好的福利,使周边的企业相当羡慕,好姑娘都喜欢嫁给金矿人。金矿工人身有自豪感!
老矿部,是当时金矿的主生活区,有食堂、有商店、图书室、有大会堂、篮球场等(图片5),工人们生活、工作都在这一区域。工作面,也都在500水平(109平硐)以上。
随着金矿的不断发展,产量也不断提高,日处理能力也从25吨到300吨。至1994年,金矿有职工近1200人(主业方面应该是峰值了),职工的钞票也逐年增加(图片6、图片7)。金矿领导锐意进取,一年一小步,几年一大步,从单一的卖精矿粉,发展成为集采、选、冶炼为一体,日处理300吨原矿的黄金矿山企业,被誉为"江南第一矿"。
进入二十一世纪,金矿的主生活区和工作区域都移到了390(水平)和420(平硐)。在确保主业稳定发展的同时,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新尝试,并都取得不错的成绩。最值的一提的是,金矿利用以前采矿形成的一些老采空区,结合悠久的采冶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,申报开发旅游业,并于2005年7月获得国土资源部的同意批复,成为我国首批国家级矿山公园。2008年12月18日经国土资源部验收正式揭碑开园,目前已经成为国家aaaa级景区(图片8),正所谓“古木逢春景象新,清风相伴绿成荫”。
随着金矿综合能力的逐步增强,职工的钞票也逐年增加(图片9),吃、穿、住、行不愁,大部分职工不仅买了住房,还买起了小汽车,过上了小康生活。
一弹指,金矿成立至今已有四十多年了,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年。金矿从小到大,从无到有,几年上一个台阶,为国家创造了巨大财富。如今,金矿面貌焕然一新,黄金产业平稳增长,非矿产业欣欣向荣,跻身矿业、旅游、铸造、金银深加工、新材料、房地产等领域,走出了一条多元创新之路。2017年,金矿实现销售收入5.5亿元,迈入了全国中、大型企业行列。
截止到2017年底,金矿累计生产黄金20多吨(图片10),白银300多吨。
一弹指,我已在金矿工作三十多年,钞票(工资)也从当初每月的几十元,增长到现在每月的几千元(图片11)。从钞票的演变中(第三版、第四版到第五版人民币),我们也不难看出生活质量的突飞猛进,从有计划供给(凭票供应)到应有尽有,社会、企业、家庭充满活力,人民生活富裕小康,金矿的未来将更加美好!
网站地图